【文字解读】《兴安盟刺萼龙葵防治方案》解读

来源: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7-31 09:10:38 点击量: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一、刺萼龙葵发生的背景和过程是什么?

  刺萼龙葵别名黄花刺茄,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适应性广、竞争力强、繁殖量大、传播快速的特点。刺萼龙葵原产北美洲,常生长于农田、草场、河岸、路边、庭院、荒地和村落附近,会严重抑制其他植物生长,误食可引起严重的肠炎和出血,果实可致牲畜死亡,危害农牧业生态安全。

  刺萼龙葵在我盟最早于2000年发现。因刺萼龙葵繁殖能力强,种子具有休眠机制,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长期保持活力等原因导致治理难度较大,因此短时期内完全遏制刺萼龙葵传播蔓延难度极大。

  二、制定刺萼龙葵防治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为有效控制刺萼龙葵蔓延扩散,消除外来入侵物种对我盟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探索建成“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防治模式,进一步提升综合防控能力,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三、刺萼龙葵防治任务有哪些?

  (一)因地制宜开展刺萼龙葵防治

  防护区以防止刺萼龙葵传入为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刺萼龙葵结籽期,在进入防护区的主要交通卡口设置设施设备,利用消毒方式,对由重点防治区域进入防护区的车辆、人员和转场运输的动物进行消毒,以灭除沾染在车辆轮胎、人员服装和动物身体上的种子活性,阻隔刺萼龙葵种子进入防护区。二是加强监测。采取专业监测人员和村监测员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巡察,加大监测强度,对在防护区发现的刺萼龙葵,采取综合措施迅速彻底进行灭除。

  防治区以刺萼龙葵灭除和防止扩散为主要工作任务。在防治区根据防治区域的权属划分为个人防治区域和公共防治区域。在个人防治区,农牧民要承担自家农田、草场和庭院内等农牧民个人权属区域内的刺萼龙葵灭除责任。在个人防治区外均为公共防治区域,村嘎查要承担荒山荒坡、河滩地、公路铁路两侧、村屯四周等区域的刺萼龙葵灭除责任。乡镇苏木政府要统筹个人防治区和公共防治区的刺萼龙葵综合治理责任。

  (二)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

  以村为单位设置1名监测人员,开展刺萼龙葵入侵监测工作。对于监测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上报,不得瞒报、谎报监测信息,不得擅自发布监测信息,做到刺萼龙葵早发现、早治理,全力扑杀、治早治小。

  (三)开展科普宣传

  各旗县市、乡镇苏木要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加强刺萼龙葵防治工作宣传力度,要对取得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防治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技术指导

  各地要强化技术指导,组织开展专家培训和讲座,对防治手段、防治措施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群众防除能力、防除效率及自我保护能力。

  • 刺萼龙葵具体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严格检疫

  刺萼龙葵主要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在防护区要加强对其的检疫工作,在生长期或抽穗开花期,到可能生长地进行踏查,根据该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确定种类,记载混杂情况和混杂率。

  (二)农艺措施

  减少农田抛荒,农田使用者要及时清洁田园,增加复耕次数,耕作的时候覆盖地膜或秸秆。

  (三)物理防治

  采用机械铲除和人工拔除也可有效预防刺萼龙葵的蔓延。在植株生长初期,尤其在刺萼龙葵4片真叶前的幼苗期,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之后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因此,在植株幼小时将其彻底铲除最为安全有效。

  (四)化学防治

  刺萼龙葵3-5叶期是除草剂防治的关键时期,5月份从出苗进入出苗高峰,6月份刺萼龙葵已出土幼苗大多数进入3-5叶期至6-8叶不等,少数为2叶或刚出苗,个别植株为6-8片叶。因此首次防治刺萼龙葵防治时期可能在5月中下旬左右。

  (五)替代控制

  在刺萼龙葵的发生区种植紫穗槐、鸭茅、紫花苜蓿、小冠花、菊芋、向日葵、沙打旺、籽粒苋、高丹草、黑麦草等,达到防除刺萼龙葵目的。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党政大楼电话: 0482-8266637(工作时间)传真: 0482-8266602(工作时间)Email: admin@xam.gov.cn

兴安盟行政公署主办政府网站标识码 1522000001蒙ICP备05002755号-2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09号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