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兴安
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
历史文化
民族人口
自然地理
旅游名城
气候特点
著名人物
兴安盟(“兴安”系满语,汉语为“丘陵”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东北、东南分别与黑龙江、吉林两省毗邻;南部、西部、北部分别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相连;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公里。设有中国阿尔山—蒙古松贝尔国际季节性开放口岸。总面积5.51万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161.8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49%,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4%,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地区。1980年兴安盟恢复盟建制,现辖两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三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一县(突泉县),其中,阿尔山市和科右前旗为边境旗市,乌兰浩特市为盟委行署所在地。
兴安盟是革命老区。1947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就诞生在这里,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拥有“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民族解放纪念馆”等一批革命旧址。
水资源相对丰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15条,天然湖泊共35个,水库22座,总库容18.3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居自治区第二位,具备水煤组合、发展新型煤化工和新型能源的独特优势。
生态地位重要。位于嫩江、松花江流域和科尔沁沙地源头,是大兴安岭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盟草地面积2683.88万亩,林地面积2554.08万亩,生态服务价值、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服务区。
原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8个,其中,自然保护区10个,森林公园3个,湿地公园4个,地质公园1个,保护地总面积983.4万亩,占我盟国土总面积的10.96%。特别是阿尔山地区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于一身,拥有温泉、湿地、火山、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是典型的生态文明体验区。
农牧业发展条件较好。年均降水量400—450毫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是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种植带”和“最佳养牛带”。耕地面积1895万亩、粮食总产量666万吨,牲畜存栏837万头只。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周边400公里范围内有一盟两市三省一国,靠近东北市场,位于黑吉辽三省区的扇形中心,是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连接俄蒙的重要经济通道。目前虽然已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但通道基础设施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提升。
跨区域配置资源便利。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核心区,以有色金属资源为主,地下蕴藏铅、锌、铜、镁、铁等资源;在经济运输半径内,由周边的蒙古国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等地构成一个煤炭资源富集圈。
初步核算,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33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6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34.85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34.8:26.2:39.0。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3%、10.7%和5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02元,比上年增长6.3%。民营经济增加值401.4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2021年,全盟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盟委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33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6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34.85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34.8:26.2:39.0。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3%、10.7%和5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02元,比上年增长6.3%。民营经济增加值401.4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40.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58万人,乡村人口64.9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男性人口71.12万人,女性人口69.4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81万人,出生率为5.73‰;死亡人口1.16万人,死亡率为8.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9‰。
表1 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盟常住人口 |
140.54 |
100 |
#城镇 |
75.58 |
53.8 |
乡村 |
64.96 |
46.2 |
#男性 |
71.12 |
50.6 |
女性 |
69.42 |
49.4 |
#0-14岁 |
19.66 |
14.0 |
15-64岁 |
103.59 |
73.7 |
65岁及以上 |
17.29 |
12.3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57人,比上年减少1373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由盟就业局提供)。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7%。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20.1%。
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6.0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9.25万吨标准煤,下降8.4%。规模以上清洁能源发电量42.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2%,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44.9%,占比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34.30亿千瓦时,增长16.8%;太阳能发电8.53亿千瓦时,增长13.4%。
助企纾困政策显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10.1元,较上年减少1.0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7.6元,较上年增加9.7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7.1%,较上年末降低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2.4%。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8.3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89千公顷,增长0.6%。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65.88万吨,比上年增产31.02万吨,增长4.9%,其中:稻谷产量 68.60万吨,减产3.26万吨,下降4.5%;玉米产量538.26万吨,增产46.08万吨,增长9.4%;大豆产量 18.68万吨,减产7.89万吨,下降29.7%;薯类产量 1.33万吨,减产0.19万吨,下降12.7%(由国家统计局兴安调查队提供)。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08.86万头(只、口),比上年增长6.6%,其中:猪存栏65.99万口,增长83.6%;牛存栏114.10万头,增长20.9%;羊存栏819.50万只,增长1.8%。
全年水产品产量7069吨,比上年下降7.5%(由盟农牧局提供)。
表2 2021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牲畜头数及其增长速度 |
|||
指 标 |
单 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吨 |
6 658 788 |
4.9 |
#小麦 |
吨 |
40 185 |
-24.4 |
稻谷 |
吨 |
685 958 |
-4.5 |
玉米 |
吨 |
5 382 649 |
9.4 |
大豆 |
吨 |
186 796 |
-29.7 |
薯类 |
吨 |
13 320 |
-12.7 |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 |
头(只、口) |
10 088 556 |
6.6 |
#猪 |
口 |
659 908 |
83.6 |
牛 |
头 |
1 141 014 |
20.9 |
羊 |
只 |
8 195 043 |
1.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8.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28.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0.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5.8%。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8.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重工业增加值下降16.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6%。
表3 2021年规模以上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 |
|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4.6 |
按主要行业分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44.4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0.7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6.0 |
食品制造业 |
-32.1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4.3 |
烟草制品业 |
8.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5 |
医药制造业 |
14.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0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6.9 |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盟卷烟产量26.52万大箱,比上年增长3.9%;饲料产量13.17万吨,增长51.3%;中成药产量148吨, 增长20.3%;发电量95.48亿千瓦时,增长2.1%。
表4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
|||
指 标 |
单 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 |
万吨 |
1 414.57 |
-10.8 |
卷烟 |
万箱 |
26.52 |
3.9 |
啤酒 |
千升 |
76 588 |
-5.8 |
饲料 |
万吨 |
13.17 |
51.3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0.53 |
-43.1 |
液体乳 |
万吨 |
11.55 |
-4.4 |
中成药 |
吨 |
148 |
20.3 |
生铁 |
万吨 |
141.93 |
-8.4 |
钢材 |
万吨 |
130.95 |
-15.4 |
水泥 |
万吨 |
190.83 |
-1.4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95.48 |
2.1 |
年末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235.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54.19万千瓦,增长0.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6.09万千瓦,与上年持平。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42.83亿千瓦时,增长16.2%,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44.9%,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16.8%和13.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利润总额13.47亿元,增长22.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全盟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9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竣工房屋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降11.8%;房屋建筑竣工率为31.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4.60亿元,比上年下降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80亿元,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9.7%;金融业增加值27.11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23.29亿元,增长3.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8%。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1952万吨,比上年增长20.9%;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58183万吨公里,增长17.2%。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1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2791万人公里,下降20.5%。全年航空货运吞吐量0.06万吨,比上年下降6.0%;航空旅客吞吐量77.04万人次,增长11.1%。年末全盟公路通车里程14166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0%,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4078公里(由盟公路运管处、机场、盟公路管理局提供)。
年末全盟汽车保有量33.6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31.77万辆,增长10.5%,在个人汽车保有量中载客车保有量28.12万辆,增长10.2%。民用轿车保有量20.5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1%,其中:私人轿车20.14万辆,增长9.2%(由盟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53万件,包裹业务0.70万件;快递业务量545.63万件,比上年增长30.5%;快递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18.6%(由盟邮政管理局提供)。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46亿元,增长5.1%,在邮政业中快递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18.6%;电信业务收入11.84亿元,增长5.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0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3%;移动电话用户176.40万户,增长1.5%,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118.42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44.37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6.0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2%;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162.78万户,增长2.7%(由盟邮电通信各部门提供)。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9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93亿元,增长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06亿元,增长6.2%。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额21.64亿元,增长5.8%;商品零售额143.35亿元,增长5.1%。民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饮料类比上年增长5.9%,烟酒类增长14.3%,金银珠宝类增长50.4%,日用品类增长0.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3%,汽车类增长4.5%。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3.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0.9%。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3.2%。
表5 2021年分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
|||
行 业 |
比上年 增长 (%) |
行 业 |
比上年 增长 (%) |
总计 |
2.9 |
金融业 |
— |
农、林、牧、渔业 |
-46.8 |
房地产业 |
17.8 |
采矿业 |
47.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88.4 |
制造业 |
-24.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6 |
建筑业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13.1 |
批发和零售业 |
-30.4 |
教育 |
-49.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2.3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42.0 |
住宿和餐饮业 |
97.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6.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61.4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住宅投资45.97亿元,增长28.2%;办公楼投资0.50亿元,下降34.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55亿元,下降20.2%。全年房地产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70.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3%;房屋销售面积96.77万平方米,增长5.9%;房屋销售额45.50亿元,增长11.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0.9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91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19.62万平方米,增加0.90万平方米。
表6 202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
|||
指 标 |
单 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长(%) |
投资额 |
万元 |
611 696 |
15.5 |
其中:住宅 |
万元 |
459 684 |
28.2 |
房屋施工面积 |
平方米 |
8 707 246 |
18.3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5 829 133 |
23.8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平方米 |
2 027 257 |
34.0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1 534 525 |
47.8 |
房屋竣工面积 |
平方米 |
198 377 |
-56.4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155 856 |
-54.4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平方米 |
967 716 |
5.9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919 445 |
15.2 |
本年到位资金 |
万元 |
645 421 |
31.0 |
其中:国内贷款 |
万元 |
1 000 |
53.8 |
个人按揭贷款 |
万元 |
82 449 |
105.1 |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60亿元,比上年增长68.0%,其中:进口总额1.01亿元,下降4.1%;出口总额1.59亿元,增长220.7%(由盟商务口岸局提供)。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29亿元,比上年下降19.9%,其中:入地方库税收收入21.87亿元,增长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54.3%。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9.92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2亿元,增长0.7%(由盟财政局提供)。
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2.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03.01亿元,下降10.0%;住户存款余额574.79亿元,增长12.7%。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3.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87.61亿元,增长12.4%;短期贷款余额341.44亿元,增长8.9%(由盟人民银行提供)。
年末全盟有证券经营机构1家;证券公司开户数26701户,比上年末增长2.3%;全年证券交易额90.55亿元,增长31.4%(由国融证券营业部提供)。
截至年末,全盟有保险机构31户,与上年持平。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66亿元,增长4.2%;人寿险保费收入22.01亿元,增长5.9%。全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7.78亿元,赔付率61.5%;人寿险赔付支出5.25亿元,赔付率23.9%(由各保险公司提供)。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8元,比上年增长9.2%;全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141元,增长16.1%。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27元,比上年增长8.1%,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0795元,增长7.7%;经营净收入5639元,增长13.5%;财产净收入1296元,增长8.3%;转移净收入6497元,增长4.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489元,比上年增长14.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11%,比上年降低1.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4.01平方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7元,比上年增长11.4%,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195元,增长13.3%;经营净收入8933元,增长11.0%;财产净收入454元,增长4.6%;转移净收入2545元,增长12.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653元,比上年增长17.8%;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50%,比上年降低1.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2.90平方米(由国家统计局兴安调查队提供)。
表7 居民生活情况 |
||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2021年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4 227 |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4 127 |
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物品拥有量 |
|
|
家用汽车 |
辆 |
60.3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06.2 |
电冰箱 |
台 |
117.4 |
计算机 |
台 |
50.5 |
照相机 |
架 |
11.2 |
移动电话 |
部 |
236.1 |
洗衣机 |
台 |
100.9 |
摩托车 |
辆 |
16.5 |
农牧民每百户耐用物品拥有量 |
|
|
家用汽车 |
辆 |
44.5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11.3 |
电冰箱 |
台 |
106.3 |
计算机 |
台 |
23.8 |
移动电话 |
部 |
260.5 |
洗衣机 |
台 |
99.6 |
摩托车 |
辆 |
57.4
|
全盟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09.1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19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3万人,比上年增长3.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7万人(由盟人社局、盟医保局提供)。
年末全盟有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6个。全盟公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拥有床位2223张,社会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4298张,年末在院人数3912人。全年共有14.92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3397人,比上年下降6.6%;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125771人,增长1.1%。全年收到上级下拨社会福利资金2569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亿元(由盟民政局提供)。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1项,自然科学基金共安排1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231万元。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9家。年内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数22个,其中,区内成交技术合同数22个。合同成交金额0.26亿元,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0.1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9727万元。年内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3.9万人次,培训乡村技术骨干0.4万人次,送科技下乡1376人次,受益群众8.6万人次。年内推广盟级实用技术3项(由盟财政局、盟科技局提供)。
全盟共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全年招生5245人;年末在校学生15757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6385人;全年毕业学生409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全年招生5126人;年末在校学生1230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6798人;全年毕业学生2835人。普通高中18所;全年招生8988人;年末在校学生26438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6453人;全年毕业学生7537人。普通初中60所;全年招生14242人;年末在校学生42245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26659人;全年毕业学生15074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2.9%。小学121所;全年招生14836人;年末在校学生85974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55327人;全年毕业学生14213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0%。特殊教育学校5所,年末在校学生817人。全盟幼儿园在园幼儿36344人(由盟教育局提供)。
十一、文化旅游和体育
年末盟旗两级共有图书馆7个,藏书量72万册。博物馆8个,群艺馆(文化馆)7个,文物管理站(所)7个。全盟共有专业艺术团体6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76个;村嘎查草原书屋808家。全盟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16处,旗县级9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自治区级57项,旗县级40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64人,旗县级850人。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全年专业艺术团体送文化送戏下乡600场(次)(由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提供)。
年末全盟有旗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79%,数字电视用户13.19万户。全年盟级报刊发行量达2.63万份,其中:蒙文版0.63万份(由盟新闻出版广电局、兴安日报社提供)。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41.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0.08亿元,下降2.4%(由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提供)。
十二、资源、环境
全年总用水量11.5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9%,工业用水下降30.0%,农业用水下降8.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4立方米,下降34.4%(由盟水利局提供)。
全盟共确定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98.99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22.79千公顷。全盟现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由盟林业和草原局、盟生态环境局提供)。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7.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8.4%。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吨水泥综合能耗比上年增长0.2%,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9%。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5%。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0%(由盟生态环境局提供)。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能耗数据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口径按当量值计算。
兴安盟辖2个县级市、1个县、3个旗。即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突泉县、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
地区名称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数量(人) |
邮政编码 |
行政区划代码 |
兴安盟 |
55131 |
1618905 |
137400 |
152200 |
乌兰浩特市 |
2265 |
321654 |
137400 |
152201 |
阿尔山市 |
7398 |
42406 |
137800 |
152202 |
突泉县 |
4797 |
293534 |
137500 |
152224 |
扎赉特旗 |
11116 |
380647 |
137600 |
152223 |
科尔沁右翼前旗 |
16766 |
331668 |
137400 |
152221 |
科尔沁右翼中旗 |
12790 |
248996 |
029400 |
152222 |
一、兴安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为了把兴安红色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清楚,我们有必要对我盟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历史作个简要的回顾。
(一)兴安盟是全国解放战争初期的1946年1月设制的,隶属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下辖五旗一街,即: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后旗(“西科三旗”于1949年恢复“科尔沁右翼三旗”称谓)、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1946年5月,撤销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盟政府改隶兴安省政府,至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撤销。在这期间,所辖旗街未变。1946年11月成立中共西科前旗工委,同时兼兴安盟工委,领导西科前旗、西科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党的工作。当时西科中旗党的工作归中共辽吉省委领导。1947年7月成立中共兴安盟中心旗委,1948年11月改建为中共兴安盟工作委员会。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中共兴安盟工委领导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科右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1949年3月划归兴安盟)党的工作。1948年11月,成立兴安盟人民政府,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盟政府下辖科右中旗、科右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五个旗县政府。科右前旗政府由兴安盟政府兼。这是兴安盟成立初期的组织沿革。
(二)兴安盟盟旗两级党政组织,是在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争夺东北、争夺东蒙、争夺兴安地方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大家知道,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包括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区外的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伊克明安旗等地--作者注)就沦为侵华日军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及其代理人,先后在王爷庙置伪兴安省和兴安总省,把王爷庙打扮成了奴役整个东蒙的殖民统治中心。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王爷庙很快成为东蒙古民族自治运动的中心。当时,这里的局势很复杂。一些人主张“内外蒙合并”,一些人主张“高度独立”自治。东蒙同样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共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对东蒙地方的自治运动极为关注,先后派张策、朱继先、胡秉权、胡昭衡、张义诚等到王爷庙开展工作。
(三)张策等人来王爷庙后,于1946年4月5日,组建了中共东蒙工作委员会,为东蒙地方第一个省级党的组织。同年5月,根据“四三”会议精神,撤销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同时将中共东蒙工委改建为兴安省工委。同年6月,东北战局恶化。在党的领导下,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人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很快扭转了战局,将东蒙建成位于我党我军主力后方的巩固根据地。1947年2月,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机关抵达王爷庙。同年4月23日到5月1日,内蒙古首届人代会在王爷庙隆重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以乌兰夫为主席的内蒙古自治政府。这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开创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的新的历史纪元。同年7月9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成立。这些是我们兴安大地的大事要事,同时也促成我们兴安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由初创走向成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所以,兴安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革命斗争,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文化。可以概括为:(一)兴安红色文化特指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形成与产生的我们兴安地方的历史文化;(二)兴安红色文化起源于大革命后期,经过抗日战争,形成于全国解放战争初期,成熟于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和兴安盟党政组织的健全完善,并统一于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之中,统属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文化。
二、兴安红色文化的形成和产生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在东蒙的传播是兴安红色文化产生的前提。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蒙古族聚居区。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就十分关心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事业。早在党的二大,党就提出了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核心问题是:“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立民主自治邦,”“用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强调了反对民族压迫,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提出了民族地方应实行区域自治的基本主张。这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方的民族解放斗争指明了方向。1925年,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内蒙古地方开始有了党的活动,先后创建了热河、察哈尔、绥远、承德等党的地方组织,这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在东蒙的传播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
(二)东蒙的沦陷,反满抗日的影响和斗争,是兴安红色文化产生的重要基础。1932年,日本人扶植了一个伪傀儡政权--满洲国。东北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伪的殖民统治。现在看,有些历史事件,对东蒙地方的影响较大:一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扎兰屯、江桥、博克图一带的抗日斗争;二是1940年至1943年,抗联丛世和部在我盟境内扎赉特旗一带的活动;三是受共产国际东方蒙古支部派遣、曾在北平蒙藏学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特木尔巴根等在东蒙地方的活动;四是以哈丰阿为代表的民族进步人士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和传播;五是蒙古民族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对法西斯殖民统治和民族压迫的不满情绪;六是民族下层和贫苦农牧民的悲惨生活。因此,也就有了抗战胜利前夜,伪陆军兴安军官学校师生,在王海山等的组织领导下,杀死日本反动军官,迎接苏联红军的这一“八·一一”起义的壮举。也就有了日伪投降后,东蒙地方民族解放“热”的升温和自治运动的兴起。
(三)抗战胜利以后,东蒙自治运动的兴起和党的工作,则是兴安红色文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工作的指示》和东北战场态势,党派干部赴东蒙开辟工作。现在分析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专做东蒙地方自治运动领导人的工作。象胡秉权、朱继先、张策来王爷庙,中共中央东北局请东蒙代表团去沈阳,还有后来的“四三”会议都属于这种情况,目的在于解决东蒙自治运动的性质、方向、道路和党对东蒙地方自治运动的领导问题。二是分别地域开展工作,实行“蒙地蒙治、汉地汉治”,建立党的组织,创建民主政权。象冀热辽李运昌所部在赤峰一带,新四军三师黄克诚部在通辽、阜新一带就属于这种情况。三是党在帮助东蒙地方进行民族自治过程中,在妥善处理我党我军与东蒙的双边关系时,组建党的领导机关和盟、旗工作委员会来领导东蒙地方的工作。例如中共东蒙工委在王爷庙成立以后,就做了大量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开展自治运动,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工作,打开了东蒙党的工作新局面。
依据如上分析,兴安红色文化的形成与产生大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是萌芽初始阶段(1931.9-1945.8)。这个阶段,应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开始,主线是东北抗联的活动和特木尔巴根等人在东蒙地方的活动,到1945年8月葛根庙“八·一一”起义结束。前后十四年的历史。
二是曲折发展阶段(1945·8-1946·4)。这一阶段,应从抗战胜利后的东北、东蒙光复开始,主线是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地方的民族自治运动,至1946年4月“四三”会议的召开结束。前后近一年时间。
三是乘势发展阶段(1946·4-1947·4)。这一阶段,应从“四三”会议的召开开始,主线是东蒙自治政府的撤销、兴安省政府的成立和东蒙根据地的创建,到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机关抵王爷庙着手筹建内蒙古自治政府结束。前后一年左右的时间。
四是走向成熟阶段(1947·4-1949·10)。这一阶段,应从内蒙古首届人代会的召开开始,主线是内蒙古党政军组织的建立、兴安盟地方党政组织的健全完善和土地改革、支前支战,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结束。前后二年半多一点的时间。
三、兴安红色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构成兴安红色文化本质内容的主要有两大体系或者说是两大形态:
一个是理论形态。理论形态的基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学说。具体到我们兴安盟地方,主要有为什么要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怎样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方向、道路以及具体的方针与任务又是怎样的等一系列内容。构成或者说是能反映和再现这些历史文化内容的文电、文稿、草纲、法规等文献资料、档案资料、报刊图书资料主要有《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工作的指示》、《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问题会议的主要决议》、《乌兰夫同志在内蒙与首届人代会上的政治报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地区简史》等。这些是我们研究兴安红色文化的基石,也是我们兴安红色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
一个是实践形态。实践形态是理论形态的反映,并能动地作用于理论形态的发展。如果把兴安红色文化提高到新民主主义的反帝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这一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兴安红色文化则包融了当时政治、军事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党的领导、自治运动、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内容相当广泛,涵盖了党领导兴安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解放的全过程。进一步地讲,构成兴安红色文化实践形态的,还有三大版块,即:兴安盟地方、东蒙地方和内蒙古地方革命斗争的历史文化版块。这“三大版块”,是由我们兴安盟是由蒙古革命的老区,王爷庙是东蒙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是自治区首府等特殊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托,互为条件,谁也离不开谁”。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内蒙古、东蒙、兴安省和兴安盟党政军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二是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民族自治运动的开展和东蒙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三是东蒙人民代表大会在葛根庙的召开和东蒙第二届临时代表会议、内蒙古首届人代会在王爷庙召开;四是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解放区和内蒙古解放区的开辟和建设;五是兴安盟地方的减租减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包括基层党政军组织、群团组织的健全完善和公开建党;六是兴安人民的子弟兵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的成长壮大和兴安人民的支前支战。
兴安盟总(户籍)人口161.89万人,由蒙、汉、满、朝鲜、回等2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兴安盟是中国蒙古族人口比较集中的盟市,有蒙古族人口71.41万,这里蒙古族人口比例大,聚居程度高,蒙古语和传统文化保护比较好。
乌兰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比较多的城市,蒙古族人口10.28万人,占总人口的31.9%。
科尔沁右翼前旗和乌兰浩特市:两地有蒙古族人口26.11万人。
科尔沁右翼中旗是中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县,有蒙古族人口21.65万,占总人口的86.9%。
扎贲特旗蒙古族聚居程度高,北部八乡蒙古族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突泉县总人口29.35万人,蒙古族人口6.37万人,占比为21.7%。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由西北向东南分为四个地貌类型:中山地带、低山地带、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带,海拔高度150一1800米。南北长380公里,东西宽320公里。山地和丘陵占95%左右,平原占5%左右。被誉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净土”。与地貌特征相关,经济区划大致分为林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林区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主脊线的中山地带,有7000多平方公里。牧区主要集中在乌兰毛都低山地带,有8000多平方公里。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分布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有45000多平方公里。
枫林草原--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这里是亚洲最大的疏林草原。景区位于科右中旗镇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北25公里。五角枫是科右中旗最具特色的名贵稀有树种,景区总面积达93万亩,这里四季“枫”景秀美独特,登高远眺可一览万亩五角枫林的壮丽辽阔,春夏之交,五角枫绽放出娇嫩的小黄花,很是灵动可爱。转而夏至,枫叶如翠蝶飞舞,最是清新沁脾。秋风吹过,漫山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待到寒冬,素衣青妆也掩藏不住她的妩媚多姿。
华侨城集团赋能管理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在这里精心打造了“欢乐枫林”系列枫林旅拍、亲子乐园、枫林野餐、听风剧场、枫林野奢营地等个性化旅游体验产品,让人感受枫林草原不一样的枫情。
资料取自阿尔山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位置:东经119°56′、北纬47°10′、海拔高度997.2米,建站时间1952年6月,现址启用时间2003年1月。
阿尔山市地处内蒙古东北部,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属中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短促,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无霜期较短,日照充足,积温有效性偏低,降水量偏大,蒸发量大。年平均风速1.1m/s,最多风向为SE风,风向频率为6.1%。全年无霜期为39~113天。年平均降水量441.4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降水量的65~70%。最大日降水量210.1mm,出现在1959年7月27日。年平均气温为-2.3℃,极端最高气温36.0℃,出现在2007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45.7℃,出现在2001年1月10日。年平均日照时数2497.6h。由于阿尔山地处大兴安岭山麓,气温低、湿度大、降雪量大、积雪深度大,所以每年春季气温回升时,积雪融化,“桃花水”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阿尔山地区的降雨主要出现在13时至21时,出现频率为20%~25%,尤其是阵雨,出现频率为15%~20%。降雪主要出现在20时至08时,出现频率为30%~45%。雷暴主要出现在12时至20时。雾主要出现在04时至07时。大风、沙尘暴、扬沙主要出现在白天。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霜冻、冰雹、大风、洪涝、寒潮等。
旭日干(1940.8.24-2015.12.24)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1984年获日本兽医畜产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内蒙古大学教授、校长。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7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以家畜生殖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的研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和国内首胎、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并建立了规模化生产试管牛、羊的整套技术工艺。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牛、羊卵巢卵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及其规律,为揭开哺乳类动物受精之谜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在家畜育种研究中创造性地应用体外受精的理论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