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发展特色产业 “闲冬”变“忙冬”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4-02-28 16:15

字体大小:A+ A A- 分享: 打印

  过去,“春种、夏管、秋收、冬闲”是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现在,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进入冬季,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并没有闲下来。加工粉条、采收果蔬、直播卖货……多种增收方式使农民告别了“冬闲”。

  传统技艺 依然是增收的当家本领

  走进突泉县三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子内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粉条。在粉条加工车间,几位师傅分工合作,将一团团白色的淀粉通过翻、盘、拉等工序,变成一缕缕白色的“丝线”,缓缓滑入滚水之中,顷刻间变成粗细均匀、颇具韧性的粉条。从筛选土豆、清洗、打浆,到粉条成形、晾晒、包装,这期间需要几十道工序。

  “粉条要想好吃,原料特别重要。我们用的是纯土豆粉,手工流程精细到位,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能保证产品原汁原味的口感。这是一种工艺,更是文化的传承。”说起粉条的加工,突泉县三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绍军讲得头头是道,“虽然现在购买机械加工粉条很方便,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手工制作的粉条口感更爽滑、更筋道,因此传统手工粉条在市场上还是非常受青睐”。

  每年冬天,当气温降到零下时,突泉县三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便开始制作粉条。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收购土豆80万斤,预计整个冬天能生产粉条5万余斤,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

  粉条加工在突泉镇三联村已有6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不仅使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还给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延伸了三联村和周边村屯的产业链,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现代农业为冬季增收拓展了新财路

  寒冬时节,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内的葡萄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串串饱满诱人的葡萄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种植户王玉坤正忙着采摘。

  “我种的这个品种叫雪蜜无核,口感甜香,第一年挂果成熟,产量在2000斤左右。”望着一串串散发着清香的葡萄,王玉坤喜上眉梢。

  外面冰天雪地,棚里却是鲜叶红果。绿意盎然的葡萄架下,游客们前来拍照打卡,顺便体验采摘的乐趣。

  “我在朋友圈看到这里有葡萄可以采摘,价格也合适,品尝之后我买了一些,包装成礼盒带回去送给亲戚朋友都尝一尝。”正在拍照的游客田心一说。

  “高温棚葡萄5月上市,露天葡萄只在7月至9月供应。而我们冬天也可以采摘,让消费者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葡萄。”王玉坤说。

  近年来,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借助大数据精准生产,通过示范种植推动周边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建立了“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四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年产果蔬在1000万斤左右,年产值在2200万元以上。

  绿色品牌彻底改变了冬闲原有的“颜色”

  走进位于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的突泉县明霖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米包装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米香,合作社社员正忙着将加工好的大米装箱打包。

  据了解,该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当地优质水稻生产种植,从产前良种的选配到产中的技术服务,再到稻谷的收割、加工和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今年合作社种了1000亩水稻,长势特别好,亩产超过1000斤。明星村地理环境优越,产出的大米口感软糯香甜,备受市场青睐,很多客户已连续订了好几年。”看着车间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突泉县明霖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翟殿国脸上一直都是喜悦的表情。

  “现在的农业技术越来越先进,农机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给我们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便利。”翟殿国说,现如今明星村已实现水稻育秧、种植、收割、包装全链条机械化,种植效率大大提升,种植成本也随之降低。

  随着集旅游景区、休闲农业体验区、田园社区于一体的明星田园综合体的关注度和知晓率逐渐升高,明星村6000亩稻田成为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良种试验示范科研基地”,还注册了“馨霖”商标,水稻品牌效应凸显。

  订单农业为百姓增收加了一道保险

  走进位于突泉县突泉镇红星村的杨氏食品加工厂玉米面条生产车间,一股浓郁的香气迎面扑来。在高效运转的流水线上,玉米面经过压制、称重等工序,不断“走”下生产线。工人们认真细致地打包,一箱箱包装好的玉米面条陆续发往全国各地。

  “厂子就在家门口,我每到冬闲时间就来务工,做玉米面条、包豆包,一天能赚100多元。”红星村村民于红梅高兴地说。

  据介绍,食品加工厂生产加工的玉米面条采用突泉县优质玉米加工制作,是老少皆宜的原生态纯天然绿色食品,因其耐煮、筋道、口感佳、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消费者中颇有人气。

  “我们工厂有两条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2000斤玉米面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经常供不应求。”杨氏食品加工厂经理吴永博说。

  该加工厂和周边村屯农户在春天签订了玉米种植订单,秋收后,加工厂按照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回收,农户人均增收1800元左右。目前,该加工厂正在探索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的方式,把玉米面条推广出去,让玉米面条成为助农增收的“金丝带”。

  近年来,突泉县根据市场需求,调优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冬季大力发展“棚室经济”“电商经济”“绿色农业”等,帮助农民反季增收致富,扩大了农民的创收渠道,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